2025年09月12日
本报峄城讯 今年以来,峄城区坚定不移推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以“三片一果”特色产业体系为引领,持续强化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工业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动能增强、集聚加速的良好态势。
走进晶佰源项目的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研发人员正专注于新器件的测试与调试。该企业始终秉持“突破技术垄断,实现关键领域国产化”的目标,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深入耕耘。
“公司目前拥有开发、生产、测试、可靠性检测设备的高端前沿技术,我们的可控硅模块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晶佰源半导体(山东)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闫聪介绍。得益于该区芯片产业集群的发展,公司已形成软件研发、电路设计、精密加工、封装测试等全链条生产体系,而强大的技术优势也成功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自2024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该公司已实现营收2006.4万元,带动外贸出口21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40余个。
“目前公司与中科、中车多家知名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国外市场远销俄罗斯、印度、伊朗等20多个国家,我们的大功率模块以及可控硅模块占比俄罗斯市场的40%,产品主要用于ups、变频器和新能源等领域”,闫聪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半导体产业领域,该区以芯片产业为核心,不断巩固和扩大集群优势,其中,汉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的“小巨人”和链主企业,产值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山东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孝忠介绍:“公司是一家集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目前公司主要封装产品类型包括传感器、蓝牙芯片、DFN、QFN、SOP等10余种规格,产品远销深圳、四川、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市。”
近年来,汉芯科技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企业发展同步推进,针对技术走向、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建设汉芯半导体产业园积极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目前,公司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专家和团队强强联合,对多芯片模块、芯片级封装、系统级封装研发及应用等技术进行攻关,已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双重认证。
目前,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已达37家,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集群效应持续放大。在新能源产业方面,今年正式投产的年产1GW储充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为我区工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据悉,年产1GW储充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由山东金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4.5亿元,主要生产家用及工商业储能设备、直流及交流充电桩等产品。项目于2025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1条交流充电桩生产线和2条直流充电桩生产线,销售各类充电桩200余台(套)。“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与济南大学合作成立山东金储能源发展研究院,与深圳优利特公司合作开发新型充电桩主控系统,创新研发了全系列交直流智能充电设备,包括智能交流有序充电桩、液冷大功率超级充电桩、V2G直流充电桩以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山东金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劲均说。
山东金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不仅注重产品研发,还积极拓展市场,与全国知名大型汽车品牌合作,目前已与三一重工、奇瑞汽车、东风汽车等新能源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年产储能电池组500兆瓦、直流及交流充电桩500兆瓦,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税收1500万元,解决就业120余人,进一步推动我区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李劲均告诉记者。
峄城区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引领、以园区平台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集群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一批高技术企业正逐步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下阶段,该区将继续围绕“6+3”现代产业体系与“三片一果”产业布局,持续做强产业集群、做优产业生态,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记者 孙守生 通讯员 王耀 朱勇 张宇 刘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