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出高效率 拼出“加速度”

——记山能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蒋庄煤矿掘进工区区长张宗凯

2025年08月19日

本报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李平

在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掘进战线,有这样一位90后青年党员,他勤奋好学、扎实肯干,以实干实绩,逐步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走到掘进工区区长岗位,参与完成的多项创新项目被山东省煤炭行业协会、山东能源集团等单位表彰奖励。他,就是山东能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蒋庄煤矿掘进工区区长张宗凯。

筑基固本 奏响安全生产“进行曲”

安全是发展的根基,是生产的第一要义。面对矿井接续频繁、安全压力大的挑战,张宗凯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加强现场管控,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筑牢安全生产根基。去年以来,工区“三违”数量同比减少了23.91%,隐患问题整改率达到了100%。

抓安全必须早排查、早发现、早治理。他主导实施“班前自查+班中巡查+班后抽查”的隐患排查方式,针对顶板支护、设备安撤等薄弱环节实行动态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实行“销号”管理。去年以来,共计排查整改隐患问题1300余条。

工作中,张宗凯深知要想抓好安全必须会安全、懂安全、要安全的道理。因此他始终把安全知识学习贯穿安全管理全过程,持续加强对职工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掘进工艺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组织职工对应急救援、现场急救进行培训。去年以来共计组织盲戴自救器培训、心脏按压急救措施等培训12次,参训人员193人次,职工学安全、懂安全、要安全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精益求精 奏响标准作业“合奏曲”

“迎头左帮超限100mm”“这根锚杆角度打得偏了5°……”

创精品、出精品是张宗凯一直追求的工作目标。每次深入现场,他总是“挑刺”,排查与质量标准、规程措施不相符、不达标的问题。职工总说:“张区长太较真了,现场条件不好,对工程质量要求那么严格有啥用,保进尺就可以了。”但张宗凯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进尺、质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完善标准作业体系,强化质量监督检查,有力提升了质量标准化水平。

他从短板上用劲,建立“职工技能短板清单”,收集“施工锚杆如何确保直线性?”“电缆如何吊挂整齐?”等57个“实战”问题,组织技术力量召开70次“技能培训供需会”,量身举办培训班,实现技术技能“精准滴灌”,不断提高作业质量水平。

正是他的“较真”“挑刺”,工区工程质量不断提高,2024年以来,打造精品工程5项,召开矿级正面现场会6次,顺利承办了枣矿集团安全高效掘进现场会,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2024年全年共计完成掘进进尺3597.1米,同比增长38.35%。2025年前两个月圆满完成了1003米创标进尺任务,为矿井接续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节约挖潜 奏响节支增效“协奏曲”

“省下来的就是赚的!”这话现在成了掘进工区职工的“口头禅”。

张宗凯始终以“讲得透、算得细、攒得住、降得下”为目标,大力实施回收复用积分制度,让大家在班前会上都在细算“效益账”:“回收一个截齿30分,一个钎头5分,积少成多,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目前,在该工区形成了人人都是经营者、处处都是效益源的挖潜氛围。

他注重发挥激励作用,制订班组《物料回收台账》,深入开展“百千万”节支降耗活动、班组“每月之星”节约挖潜评比,引导全员“下井多观察、上井不空手”,自觉留意回收锚杆托盘、钎子等物料。2024年,共计回收物品700余件,节省材料费支出98万元。

创新才能创效。张宗凯组织开展“一岗一招”活动,设置“意见奖”,充分调动职工参与节约挖潜的积极性。职工葛贝提出的把联网铁丝缩短10公分,一条就减少了20%的铁丝浪费;左海波提出把防尘水管由钢管改成镀锌管,一年就能节约数千元。目前,已征集了意见建议100多条。今年仅2月份,掘进工区就以节约成本84.5万元的成绩位居全矿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