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煤矿:

“绣花功夫”抓管理 推动矿井提质增效

2025年07月29日

本报讯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今天的安全大检查,务必对照责任清单,继续排查身边的隐患,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近日,枣矿集团滨湖煤矿安全副总工程师单少翌对当日检查任务作出部署。

该矿聚焦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健全性与覆盖度,全面检视安全隐患防范与治理成效。围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措施的制定完备性、落实实效性,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情况开展深度排查,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点。重点检查灾害治理、顶板支护、机电设备运行等关键环节,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持续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该矿将安全监察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创新推行“吹哨人+狙击手”监管模式。每个采掘作业面、每处零星工程现场,都有安监员24小时驻守,如敏锐的“吹哨人”般及时叫停隐患。同时组建“狙击手小组”,由安全大检查成员对生产全流程开展隐患动态巡查,让风险无处藏身。

“每天班前会,我们都会提前分析当班作业环境、工艺工序、操作环节的安全风险,对重点岗位专门部署安全措施,把责任明确到每个岗点、每位职工。”综掘二区区长王浩圳的话,道出了基层管理的“绣花功夫”。

该矿坚持从管理、技术、操作多维度发力,通过分析隐患成因、加强源头治理,推动全员从“被动处理问题”向“主动防控风险”转变,让安全管控更具前瞻性。同时开设“隐患曝光台”,对履职不力的干部和“三违”人员,既实施经济处罚,又进行公开曝光,倒逼问题整改。如今,规范上岗、遵章作业已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安全监察部组织基层区队党支部书记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要求,逐一排查各单位相关人员并建立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通过月度严格考核安全履职指标、对安全不放心人员实施分类分级建档管控,今年以来,该矿违章率下降10%,制度的约束力在数据中清晰显现。(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孙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