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庄煤矿以充填开采“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2025年07月04日

本报讯 绿色低碳发展是矿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持续在绿色充填开采上做文章,以充填开采“含绿量”不断提升矿井发展“含金量”。

随着开采年限的不断延长,该矿资源逐渐减少,加之受资源压覆、搬迁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企业发展一度面临生产被动、接续紧张的困境。如何释放建下压煤、解决生存发展问题,进而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确保矿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我们深入贯彻山东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结合矿井煤层赋存情况,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充填开采,与厚煤层、薄煤层并行开采,矿井形成‘一厚一薄一充填’生产新格局。目前,通过精准充填、安全充填、高效充填,走出了一条‘矸石置换煤炭、绿色充填开采’的‘蒋庄路径’。”该矿矿长王成如是说。

如果说科技创新让矿山披上绿色新装,那么以点“石”成金之力不断优化充填系统,则让“绿”有了更重要的分量。充填系统的优化,是充填开采的前提,也是充填生产提效的重点。在充填开采过程中,蒋庄煤矿从采区设计和充填系统优化入手,逐渐摸索出一套科学方法,该矿在133采区新施工1个充填立孔,下山输送浆料,管路坡度起伏控制在10°以下,利于浆料输送。

“我们坚持‘推采上山、充填下山’,133采区工作面走向布置、倾向推采,保证充实率。在地面充填站配备一主一辅两台充填泵、6个储料仓,以及KG3000智能充填集中控制系统等设备,充填生产能力提升为60万t/a。”该矿副矿长周中平说。

与此同时,该矿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提出“割的平、采的直、支的牢”等30字充填开采原则,创新实施“五步六格管理法”,指导充填开采生产。优化工序衔接,将采、支、隔、充工序优化为“隔离+检修”“注浆+生产”两大工序,确保每2天完成一个循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井下支架不断迭代升级是充填效率提高的“助推器”。经过对前期支架不断实践研究,改造升级,该矿在井下133上01充填工作面使用ZC3800/22/40D型分体式充填隔离支架进行充填,实现了采、充、支工序平行作业和隔、支、检平行作业,单循环由7-9个班次缩短至6个班次,单循环产量达3830吨,较之前工作面增幅97.1%。

在升级设备的基础上,该矿秉承将资源“吃干榨净”的理念,坚持用活政策降本,通过“避峰填谷”用电,合理调整生产、注浆及检修时间,单循环电费降低10%。抓牢材料降本,优化隔离工艺,缩减隔离材料投入,仅草苫子单循环减少投入232捆,节省费用50%,全年可减少充填材料成本580余万元。

如今,该矿通过创建“双五”目标,于2025年3月实现充填开采月产5.2万吨,2025年4月薄煤层开采月产达到7.2万吨,以薄煤层和充填开采并驾齐驱之势,实现“双五”创建目标,并成为山东能源首家实现单个充填工作面月产5万吨的矿井。

(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