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本报讯 自我市启动“榴枣归乡”工程以来,团市委紧紧围绕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聚力搭平台、谋举措、求实效。
聚焦实践育人,深化校地融合,持续丰富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项目载体。团市委深入实施“青鸟计划”“知名高校齐鲁研修营”等项目。在170所高校建立枣庄籍“青鸟驿站”,通过驿站微枢纽实时推介“榴枣归乡”政策、产业、岗位。动员青年学子积极参与“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去年3455名学子来枣上岗实习,今年暑期开发实习岗位2700个。深入实施“百万大学生进社区”“博士小院”等项目。指导驻枣22所大中专院校与65个镇街建立结对机制,选派262名团员青年担任镇街、社区团干部,纳入“青年实干家”培育计划。成立博士生联谊会,建立千余名博士联络库,打造省级“博士小院”2处,常态化服务枣庄籍博士167名。搭建展现“天下人才聚枣庄”新场景。以城市之名接续举办驻枣院校大学生毕业典礼,“榴枣归乡”主题鲜明,充分彰显青年学子与青春枣庄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活动抖音阅读量超500万,直播观看人数达34.8万。
聚焦青春担当,强化青创赋能,持续拓宽青年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平台支撑。面向“工业倍增”计划,培育青商队伍。先后举办全国青年企业家枣庄行、青商高质量发展大会,组织35名青商会员赴清华大学研修,助力12家会员企业迈进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行列。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乡村好青年队伍。分级分层培育乡村好青年9635名,助力423名好青年实现创业梦想,近两年培育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等青年典型12人。面向志愿服务,培育青年志愿者队伍。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进驻“爱山东”平台,推出“公益地图”,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注册志愿者超21万。省第五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我市举办,枣庄青年团队斩获5金,创历史新高。面向社会治理,培育青年组织骨干人才。孵化青年社会组织23个,承接团中央、团省委“伙伴计划”示范项目13个,全国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创新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市区两级地方项目,两年招募140名“两枣”学子,赴43个镇街开展社会服务。面向科技创新,培育青年先锋力量。在科技攻关、智改数转等领域成立青年突击队85支,推荐山东欣旺达动力电池技术攻关突击队获评省青春建功高质量发展表现突出集体。先后承办3项省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今年省立项的无人机、安全员青年赛事将全部在我市举办。
聚焦青年为本,优化服务生态,持续完善青年与城市“友好共荣”的关爱举措。创新实施“青年枣城同行计划”。着眼青年社群社交需要,建立“云上平台+专业队伍+线下阵地+缤纷活动”工作体系,开展青年交友会、草地音乐节、集体婚礼等活动,参与青年万余人。持续实施“青年夜校计划”。着眼在枣青年“白天上班晚上学技艺”需要,建设“青年夜校”44所,打造涵盖职业技能、创新创业、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的精品课程80余种,举办活动210期,服务青年3万余人。纵深实施“青年优居计划”。着眼来枣青年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住房需要,建设“青年驿站”27处,“青年优徕社区”4处,举办系列“青年优购”活动,惠及青年1017人次。(记者 任翔)